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 > 正文

为什么俺答汗三番五次要求向明朝“纳贡称臣”?

2023-08-09 16:35:02来源:个人图书馆-白衣钱子

与前任嘉靖皇帝(1507—1567)与继任者万历皇帝(1563—1620)相比,隆庆皇帝(1537—1572)的存在感似乎没有那么强。


(资料图)

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徐阶(1503—1583)、高拱(1513—1578)、张居正(1525—1582)等阁臣的主持下,仅仅存续了六年的隆庆朝,一度出现了全面中兴的迹象。

因此,《明史》的编撰者们,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:

“穆宗在位六载,端拱寡营,躬行俭约,尚食岁省巨万。许俺答封贡,减赋息民,边陲宁谧。继体守文,可称令主矣。第柄臣相轧,门户渐开,而帝未能振肃乾纲,矫除积习,盖亦宽恕有余,而刚明不足者欤!”

隆庆帝朱载坖(1537-1572),1566-1572年间在位

提到隆庆帝,一定绕不开“俺答封贡”。

伴随着隆庆和议的达成与贡市贸易的有序恢复,明蒙之间长达二百年的敌对战争状态基本宣告结束,在之后的六十多年里,双方也再未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俺答汗要三番五次向明朝“求通贡”?“通贡”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?我查了一些资料,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。

1)什么是“庚戌之变”?

自从元顺帝退居漠北后(拓展阅读:大厦崩塌20年:北元“重返中原”之梦的最终倒掉),原本居于中原的蒙古人,又回到了过往相对单一的游牧经济生活之中。与此同时,明蒙双方均陷入进了持续性战争状态的旋涡。

1)什么是“朝贸易贡”?

在古代中国,海外贸易的“重点”,一直都是官方主导经营的“朝贡贸易”。

简单地说,海外国家以及边疆地区,都会定期派遣使团,觐见中原王朝的皇帝并“进贡”方物。

身为“天朝上国”的中原王朝,不仅予以使团较高规格的接待,还会基于“怀柔荒远”、“薄来厚往”的原则,赠予对方总价值大于“进贡”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“赏赐”(拓展阅读:理性讨论:为什么明朝的倭寇这么狂?)。

基于改善生活的需要,北方游牧部落的首领们,也会定期派遣使团,向中原王朝“进方物”并表达名义上的政治臣服,旨在换取对方的“高额赏赐”。

由此可见,“朝贡贸易”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,与传统的“做生意”有着本质区别。

唐阎立本《职贡图》

2)明蒙关系恶化的底层逻辑

明朝在建国之初,不仅招纳了大批蒙古人入朝为官,还对主动前来朝贡的蒙古各部,给予了赏赐官爵、物品等优厚待遇,旨在换取边疆的安宁。

遗憾的是,伴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危机的加深,“华夷之辩”中保守封闭的一面,逐渐在社会中占据了上风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明蒙关系变得日趋紧张了起来。

众所周知,游牧经济有着先天性的缺陷。具体而言,游牧人众必须通过与中原内陆人众的互市贸易,方能维持生活的基本稳定。

一般来说,他们通过马匹以及畜牧产品的销售,换取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。因此,在明蒙双方的贸易过程中,明朝一直牢牢占据着主导权。

参与贸易的蒙古商队

为了维稳,明朝不仅将大笔资金用于北疆防务,还在经济上采取利诱、威胁等手段,迫使蒙古各部“不敢造次”。

比如在互市贸易中,明朝一方不仅“禁兵器、铜铁”,甚至一度将铁锅、茶盐等生活必需品,也列入进了禁例之中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心态彻底失衡的蒙古人,干脆采取“直接粗暴”的战争手段,大肆南下掠夺。

但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蒙古人占据着军事上的主动,但战争对于双方生产、生活的破坏以及人口上的损失,都是非常沉重的。因此,无论是瓦剌还是“大汗本部”,都希望能够与明朝恢复稳定正常的贸易关系。

比如在嘉靖十一年(1532)春,达延汗之孙博迪汗(1504—1547)要求与明朝重新恢复“通贡”。

但需要指出的是,双方的朝贡贸易已经中断了近30年。因此,明廷以“小王子(达延汗)进贡虽有成化、弘治年间之事例,但其情多诈,难以轻信”为由,予以拒绝(拓展阅读:“来去自如”的朝贡:任性“小王子”达延汗时期的蒙古与明朝)。

孛儿只斤·博迪(1504—1547),达延汗长孙,在位(1519—1547)二十八年

3)俺答汗的“通贡”尝试

尽管蒙古人碰了一鼻子灰,但同为达延汗之孙,甚至连正统大汗都感到畏惧的土默特部(拓展阅读:客从何处来: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与流)首领俺答汗(1508—1582),一直寻求与明朝达成和解,进而重启“通贡贸易”。

藏于蒙古国历史博物馆的俺答汗画像

嘉靖二十年(1541)秋,他派遣使者石天爵与明朝进行“贸易谈判”。在《明实录》中,记录了他的“谈判倡议书”:

“北虏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、肯切款大同阳和塞求贡,言:其父阿郎在先朝常入贡,蒙赏赉,且许市易,汉达两利。近以贡道不通,每岁入掠。因人畜多灾疾,卜之神官,谓入贡吉。天爵原中国人,掠居虏中者,肯切系真夷,遣之同来。果许贡,当趣令一人归报,伊即约束其下,令边民垦田塞中,夷众牧马塞外,永不相犯,当饮血为盟誓。否,即徙帐北鄙,而纵精骑南掠去。”

在这封“倡议书”中,俺答汗既描述了朝贡贸易对明蒙双方的好处,又详细解释了自己近来“每岁入掠”的原有,并在结尾处描绘了双方达成和议后“边民垦田塞中,夷众牧马塞外,永不相犯”的和平景象。

当然,他也在信中警告明廷,倘若“言否”,自己一定会“纵精骑南掠”,绝不会手下留情。

对于俺答汗的贸易请求,嘉靖帝统统予以拒绝

客观地说,倘若双方在此时达成和解并逐步恢复互市与通贡贸易,无疑是双赢的结果。

遗憾的是,早已被蒙古犯边“气昏了头”的嘉靖皇帝,丝毫没有和解的打算。在接到俺答汗的书信后,他愤慨地表示,“虏情叵测。务选将练兵,出边追剿,数其侵犯大罪,绝彼通贡”。

可即便如此,俺答汗依然没有选择放弃。资料显示,嘉靖二十一年(1542)闰五月,他再次派遣石天爵前往大同“请求通贡”,结果石天爵不仅被新任大同巡抚龙大有““磔杀”,尸首还被“传至九边示众”。

嘉靖二十五年(1546)五月,俺答汗第三次向明廷提出了通贡请求,使臣再次被杀;嘉靖二十六年(1547)二月,俺答汗第四次“申通贡之请”,又双叒叕遭到了明廷的冷遇(拓展阅读:一文概述:明朝人是如何评价元朝的?)。

修筑工事的明朝军民

4)俺答汗的愤怒

实际上,截至嘉靖二十八年( 1549),俺答汗一直都没有放弃通贡的要求。不过,到了这一时期,他已不再派遣使者,而是派遣大军进行“武装威胁”。

据《明实录》记载,蒙古士兵“束书矢端,射入军营中”,并放言“以求贡不得,故屡抢。许贡,当约束部落不犯边。否则秋且复入,过关抢京辅。”

明朝边防将领闻讯后,赶紧向嘉靖皇帝予以通报。不过,嘉靖皇帝依然“头铁”地表示:“求贡诡言,屡诏阻隔。万达等务慎防守,毋致疏虞”。

恼羞成怒的俺答汗,开始集结重兵,决定向明朝发起了全面进攻。

明朝骑兵

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六月,俺答汗的大军进犯大同。明军遭遇到了惨痛失利,总兵官张达与副总兵官林椿相继战死,几乎全军覆没。

同年八月,俺答汗集中10余万骑兵,打算在攻克大同防线后,南下劫掠。大同总兵官仇鸾闻讯后,居然以重金贿赂俺答汗,希望他“勿犯大同”。

“拿人钱财”的俺答汗果然“说话算话”,真的调整了行军路线。八月十四日,他亲率大军越过古北口后乘势南下,围顺义、逼通州,并在密云、三河、昌平等地狠狠地劫掠了一番。

古北口长城

面对突然出现在北京城郊的俺答汗大军,明朝君臣们顿时慌了神。

首先,京城禁军加起来不足五万人,人数上占据着绝对劣势;其次,全军普遍缺乏战具甲仗;第三,老弱兵丁还占据着一定的比例。一言概之,京城守军根本不具备出城迎敌的即战力。

因此,尽管嘉靖皇帝一再催促禁军出城破敌,但“心里有数”的严嵩等大臣,最终以“敌饱将自去,唯坚壁为上”为由,给搪塞了过去。

5)什么是“庚戌之变”?

八月十八日,大同、保定等七镇援兵先后抵达北京郊外。

不过,面对来势汹汹的俺答汗大军,明军不仅“恇怯不敢战”,甚至在总领诸军的“平虏大将军”仇鸾的率领下,不惜乔装打扮成蒙古官兵的模样,劫掠北京周边的百姓。

十九日,俺答汗的大军抵达东直门。二十一日,出于震慑明廷的目的,他们先后摧毁了德胜门、安定门北的几乎所有民居。二十二日,俺答由巩华城(今昌平)攻打明朝诸帝陵寝,并转掠西山、良乡以西的广大地区,“保定皆震”。

与此同时,俺答汗命令在通州被俘的宦官杨增“手持其书信返回明廷”,扬言“予我币,通我贡,即解围,不者岁一虔尔郭!”直到九月初一,“收获颇丰”的蒙古军队才全部撤出明朝境内——这便是历史上的“庚戌之变”。

“庚戌之变”主题绘作

实际上,俺答汗发动“庚戌之变”的理由很简单,就是为了胁迫明朝允许通贡。

嘉靖三十年(1551),明廷于大同镇羌堡、宣府新开口和延宁开设马市,但规定只准用马匹换取布帛。

马市的重新开辟,让俺答汗颇为高兴。他不仅主动明廷献“九白之贡”, 还一再告诫属下首领“毋耽酒失事,马必身腰长大,毛齿相应,然后入”。

不久,俺答汗进一步提出,“富者能以马易缎,贫者唯有牛羊,请易款粟”。坦诚说,这一要求并无不妥之处。

不过,一直对“庚戌之变”耿耿于怀的明廷,认为俺答汗“乞请无厌”,旋即于次年“斩俺答求贡使者”,“并罢各边马市”。感觉受到明廷捉弄的俺答汗,连年派遣重兵南下掳掠,长城沿线的百姓深受其害。

因为庚戌之变,明朝君臣以及知识阶层,对蒙古人可谓深恶痛绝。

史载嘉靖皇帝“苦虏之扰,最厌见"夷狄’字面。每写"夷狄’字必极小,凡诏旨及章疏皆然,盖欲尊中国卑外夷也”。士人李诩也在《戒庵老人漫笔》中指出:“余家先世分关中,写吴原年、洪武原年,俱不用"元’字。想国初恶胜国之号而避之,故民间相习如此。”

欧洲人眼中的“中国局势”

2)明蒙关系的缓和

隆庆皇帝继位后,明蒙关系出现了大幅缓和的迹象。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:

首先,他对嘉靖皇帝推行的强硬政策,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。

隆庆皇帝即位后,明军在不断加强边防守备的同时,对于通贡和互市“大开绿灯”。当有人反对其决策时,他能以行政手段将其从朝廷中排除出去。一言概之,隆庆皇帝的务实态度,是“俺答封贡”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。

其次,隆庆皇帝对内阁重臣给予了极大信任。

当时在内阁主持政务的,分别是实力人物高拱和张居正。隆庆元年(1567),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居正入内阁;隆庆三年(1569),原本去职的高拱被明廷召回,并委以大学士兼掌吏部。

隆庆帝认为“(高)拱练习政体,负经济才,所建白皆可行”,因此给予了他十足的信任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颇受高拱赏识的张居正,也得到了明廷的重用。比如在高拱担任首辅后,“居正肩随之”。

高拱(1513—1578),明朝中期内阁首辅;张居正(1525—1582),明朝政治家、改革家、内阁首辅

第三,明朝边官普遍具有较强的能力。

宣大、山西总督王崇古,以“勋著边陲”著称。从隆庆初年就受任总督陕西、延、宁、甘肃军务,加右都御史衔;隆庆四年正月,他调任宣大、山西总督,“勋著边陲”。他的搭档,时任大同巡抚方逢时,为人“才略明练,处边事,皆协机宜”,也是个能力卓著的官员。

第四,明廷对北边防务展开了切实的整顿。

隆庆元年(1567),蒙古军队依然不断犯边,山西、陕西屡有警报。同年九月,札萨克图汗对蓟镇的袭扰,让隆庆皇帝颇为震惊。

十一月,明廷便议定好了“防虏之策”,即“责实效、定责任、明战守、申军令、重将帅、练军兵、缮城堡、团民兵、处久任、广招纳、储人才、理盐法、择边吏”。

另外,隆庆皇帝对蓟镇的总督人选也进行了调整,谭纶、戚继光等名将相继得到了提拔,蓟镇守军的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。

此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,也有了一定的提升

3)“隆庆和议”的最终达成

鉴于隆庆四年(1570)九月发生的“把汉那吉降明”事件处理得当,双边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直接促成了“俺答封贡”。

1)什么是“把汉那吉降明”事件?

把汉那吉是俺答汗的孙子,他的父亲铁背台吉是俺答汗的第三子。关于他降明之事,《明实录》记载道:

“(把汉那吉)幼孤,育于俺答汗妻所。既长,娶妇比吉。久之,会我儿都司有女,那吉欲娶之,为俺答汗所夺,其女即俺答汗外孙女也。那吉怒,欲治兵相攻,俺答汗以他女畀之,终不悦,遂弃所部来归,独阿力哥等十人从。已而,降者相踵。巡抚方逢时受之,以告总督王崇古,处之镇城,所以拊循慰藉之甚至。”

简单地说,就是把汉那吉想迎娶俺答汗的外孙女,但俺答汗见其貌美,不仅亲自将她带回,还建议把汉那吉“再找一个未婚妻”。心生委屈的把汉那吉,知道自己势单力孤,直接投靠了王崇古。

当年抵御蒙古军队的大同镇长城

在处置“把汉来降”这一偶然事件的过程中,明朝君臣们一直保持着足够的清醒。

当方逢时将“把汉那吉来降”之事向王崇古做出汇报后,二人很快达成了共识,即“(此事)虽若甚微,其关系华夷之分,实当慎重,始之不谨,将贻后艰”。

实际上,在书面报告抵达京城之前,高拱和张居正二人已提前得到了这一消息。很快,高拱致书王崇古,要求他不仅要善待把汉那吉,还要授予鼓动他南投的奶公阿力哥以官衔,旨在制造俺答汗家族内部的矛盾,进而达成离间俺答汗势力的目的。

明军骑兵

见把汉那吉迟迟未归,俺答汗顿时萌生了“恐中国戕其孙”的想法。于是,他纠集重兵,直奔至大同城下“要人”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俺答汗,王崇古提出上、中、下三条解决方案:

上策,优待把汉那吉,给予高官厚禄,并与俺答交换赵全等白莲教头目;中策,倘若俺答恃顽强索,不可理喻,则严兵固守,随机据战,且示以必杀,制其死命;下策,倘若俺答汗弃把汉不顾,就厚以恩义结之,待安答死后,遣还把汉那吉,收其余众,自为一部。

面对兵临城下的俺答汗,明廷马上提出了自己的谈判条件,即“用把汉那吉交换他麾下的汉人智囊赵全”。

民国时期的归化城城楼

2)为什么要“点名”赵全?

赵全是白莲教的大头目之一,在嘉靖三十三(1554)年率教民叛逃至河套丰州地区,投靠俺答汗,一度以“智囊”的身份被得以重用。

在隆庆皇帝即位之初,赵全就不断怂恿俺答汗挥师南下,进攻山西。

根据他的计谋,俺答汗遣兵六万,兵分四路,进犯明朝。在白莲教徒的“带路”下,蒙古军队可谓顺风顺水,在迅速撕破长城防线后,大肆劫掠了石州、文水、交城、平阳等地,被杀、被掠的各地汉族百姓多达数万人。

电影《黄飞鸿》中的白莲教众

俺答汗得胜后,赵全向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,即在占领部分长城关口和太原等地之后,委派自己前往太原,“帮助”他征收汉地赋税。

不过,赵全的“宏伟蓝图”,并没有让久经沙场的俺答汗心动。

原因很简单,一方面,他本人并非是正统大汗,这种“南北分治”多少有忤逆之嫌;另一方面,他入侵的动机非常“单纯”,只是“单纯”地劫掠金银财宝、物资药物和人口“而已”,根本没有“定鼎中原”的政治内涵。

赵全被送还时,隆庆皇帝亲临午门门楼参阅了“受俘礼”,并对其施以“磔刑”,即所谓的“千刀万剐”。之后,他的首级被送到九边示众。由此可见,“汉奸”之于中国,是永远得不到好下场的。

游牧的蒙古人

3)隆庆和议的最终达成

对于明廷提出的“换人”要求,俺答汗想都没想就拍板同意了。

在他看来,倘若真的单凭赵全等几个“汉人智囊”的脑袋,就能换取明朝的册封和互市贸易协定的签署,绝对是一个利大于弊的“生意”。

于是,双方立刻着手开启了和谈,并迅速达成了一致,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“隆庆和议”。

根据协议,从隆庆四年(1570)开始,明廷陆续在宣府、大同、延绥、宁夏、甘肃等地开设了十一处马市,规定每年春天为市期,每期一月。

鉴于“频次较低”的马市很难满足广大牧民的要求,明朝又在大同以西的多个地方开设“月市(小市)”,允许蒙汉人民自由贸易。

互市恢复后,俺答汗立即与“诸酋申订盟约”,并要求属下不准犯边。

在俺答汗的倡导和维护下,蒙汉人民“交易不绝”,“东自海冶,西尽甘州,延五千里,无烽火警”。在贸易恢复后的三四年内,“边疆水陆屯田,悉垦治如内陆”。

资料显示,截至万历四年(1576),固原镇地亩新增一千六百三十七顷四十五亩;截至万历十年(1582), 宣府地亩增长了三分之一。

“俺答封贡”主题画作

在贸易往来得以全面恢复的同时,双方的政治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隆庆五年(1571)三月,明朝封俺答汗为“顺义王”,并授镀金银印;其他一些蒙古贵族,也相继被授予都督、指挥、千户等职衔。

后来,他在致明廷的书信中“坦诚”地表示,“天子幸封我为王,永长北方,诸部孰敢为患。彼受朝廷厚恩,岂敢负耶?”。

万历三年(1575),明廷赐名俺答汗兴建的“大板升城”为“归化城”。实际上,今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,就是在“归化城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丰州故城遗址

4)尾声

俺答汗去世后,除个别地区有过暂时中断外,双方的贸易关系又维持了四十多年。史载“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,沿边旷土替得耕牧”,“自辛未以来,民老死不识兵革,农狎于野,穑人成功保聚”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漠南蒙古一带出现了在过往极为罕见的蒙汉通婚、和睦相处的场景。

在今天看来,“俺答封贡”不仅深刻到了蒙古族的发展,还对中国的统一,中华民族的团结,产生了颇为积极的影响。由此可见,俺答封贡,实为成功。

标签: